在坚守中拥抱美丽 ——滨城区第八中学小课题述职侧记

在坚守中拥抱美丽 ——滨城区第八中学小课题述职侧记

  中华发展报道网7月2日讯(记者 王洪德 编辑 韩炳华 卢珊珊)连日来的高温,抵挡不了老师们对教育教学的执着,厚德楼一楼的备用教室里正在进行一场思想的交锋——小课题述职正在进行时……
  作为教育人,在班级管理或课堂教学中经常有很多的困惑困扰着我们,感觉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,如学生的听课习惯较差、学生的作业书写有些缭乱、班级的学习风气有待于提升等等,这些问题困扰着我们的老师,甚至影响了老师工作的情绪。改善这种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想办法解决,而解决的过程就是一个小课题研究的过程。于是,就有了我们的小课题研究之旅。
  孙卫东老师,50多岁,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开展了《三年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潜能开发策略研究》。孙老师先从潜能的概念说起,通过两个案例——“哑”姑娘会说话和飞行员跳到2.5米高的机翼上逃生,说明人的潜能是无限的,只要有合适的诱因,进行合理的开发,蕴藏在人体内的潜能会突然爆发出来,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。然后,孙老师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特点,在课堂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,结合学校的e积分管理,将学生常态(课堂教学)的学习活动过程根据活动目标,对学生将学生的活动状态描述为“倾听”“合作”“发现”“动手能力”“表达”五个评价维度进行评价。有“专注星”“合作星”“发现星”“操作星”“表达星”等,对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(如新课学习、小组合作、成果展示等环节)进行评价、指导。最后,通过实例说明,一年多的研究,孩子们的潜能得到了有效的开发。



  刘加琳老师和她的团队针对“学生存在的‘内容少,逻辑差,错误多’的现状,每次考试也只有一半的学生能拿到一半分,其他学生得分率很低,不少学生写作一片空白”开展了《提高九年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研究》。结合《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》对写作的分级要求,提出了自己的研究目标:经过一学期的训练,寻求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,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;发展学生从口头表达转向书面表达的能力,让学生逐步学会整合所学的语法、句型等知识点,把它们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。一学期下来,孩子们的写作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。





  高飞老师开展的是《微课程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》,借助于学校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自身的优势,在教学中通过制作微课,或用于课前导入,或用于归纳小结,或用于课后复习,形式多样,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
  高老师制作的微课,针对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设计,适合学生自学,时间和地点自选,快慢播放或循环播放因人而异,深受家长和学生的好评。




  执教二年级数学的宣良青老师和她的团队开展了《提高低年级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研究》,宣老师从问题提出的背景、研究方法、研究目标和采取的措施几个层面,向我们阐述了小课题开展情况。从口算、审题、态度、训练、评价等几个维度,一步一个脚印,不断地提升孩子们的计算能力。

  崔丽萍老师带领语文组的老师们开展了《培养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的研究》。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,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是孩子们不愿意碰触的“鸡肋”,崔老师以此为契机,和她的团队进行大胆尝试,一年下来,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,老师也得到了快速成长;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方式,课堂文化也在悄然改变,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增,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习和记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。

  韩炳华老师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,开展了《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》,旨在通过一学年的培训,班内每个同学在数学学习方面都养成良好的习惯,为后续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做铺垫。从预习、听课、复习到作业,七三班的孩子们每天都有变化。尤其是这学期,学校开展的e积分管理,也为韩老师的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,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,课前、课后、放学后找老师主动抽题做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,在QQ群里互相答疑成了一种常态。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成绩稳中有升,更重要的是每节课成了师生快乐成长的乐园,总听到有学生情不自禁地说,怎么又下课了……



  与其说是小课题述职,倒不如是老师们在分享自己和孩子们的幸福时光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:“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,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,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。”今天,我看到了我们的老师正走在这样的幸福之路上……

  在坚守中拥抱美丽,在追梦中邂逅诗和远方……


中华发展报道网投稿热线13954399667

新闻聚焦
热门推荐
返回列表
Ctrl+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,全面了解最新资讯,方便快捷。